分享网站:
儿童小说

侯发山[河 南]:爷爷的抗战



早年,当地流行这样一首顺口溜:“侯家有绝招,染衣蓝如宝,穿到花花烂,颜色依然好。”说的就是爷爷。爷爷不但会染布,还会印花,即在染出的布上做出图案,俗称“夹花”,蓝底白花,式样十分别致。除了黑白图案,爷爷还能鼓捣出彩色图案,据说其华丽程度能赶上皇帝上朝时穿的龙袍。

1943年深秋的一天,一支八路军的队伍穿上爷爷染的衣服刚走,日本人就来了,领队的是山本一郎。山本一郎把村里人集合在一起,架起了机枪,要大伙说出八路军的下落,否则一个不留通通杀掉。

爷爷战战兢兢地站了出来,他没说出八路军的下落,反说要给日本人染布,染出几套八路军的服装。

上个月,曾有五个八路军穿上日本人的衣服,混进了一个驻守十多个日本人的据点,等到日本人明白过来,已经被缴了械做了俘虏……太耻辱了!太丢皇军的人了!依照中国人的说法,报仇雪恨的最佳方案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山本一郎明白了爷爷的意思,得意地哈哈大笑。

爷爷有条不紊地忙活开了。他把染缸全部清理出来,先把主要成分槐米以及靛蓝、茜草、红花、姜黄、栀子等五颜六色的染料按照一定的比例一一倒入各个染缸里,然后把日军的衣服送进缸里。染一次约十分钟,拉上后绞干,抚平,再染……当时已是深秋,天气冷飕飕的。一会儿工夫,爷爷就甩掉衣服光着膀子干起来。看出爷爷身上亮晶晶的,像刚从水里出来一样,脊梁沟的汗水像小溪似的往下淌。监视的两个日本人伸出大拇指:“你的,良民,大大的!”得到日本人的称赞,爷爷的脸就蹙成核桃状,一脸的惬意,干得更加卖力了。

经过浸色、晾晒等工序后,日本人的衣服已经变成了土黄色,跟八路军穿的不差分毫。山本一郎兴奋得像一条啃住了骨头的狗,让属下统统换上了这些土黄色的衣服。之后,就雄纠纠气昂昂地上路了,很像那么回事儿,如果不叽里咕噜地说话,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日本人走后,乡亲们都不搭理爷爷,私下里称爷爷“汉奸”。

时隔不久的一天晚上,染坊着火了。因有一批活儿要做,爷爷当晚住在了染坊。等奶奶得知消息赶到染坊时,只见火焰熊熊,窜有几丈高,火光把半个天都照亮了。火太大了,根本到不了跟前,只能眼睁睁看着染坊被一点一点烧成了灰烬。爷爷被烧成了一具焦黑的干尸,像是一截枯干朽掉的树干。

本家的五爷也在场。他叹口气,说:“这事可能是八路干的……他、他也是自作自受,不值得为他难过。”

解放后的一个春天,当地民政部门陪同当年曾在村里驻扎过的部队政委来到村里,他们来找爷爷证实一件事。

听说爷爷死于非命,政委灰着脸,黯然半天,讲出缘由:1943年的秋天,那一天,天空很亮很蓝,阳光像金粉一样耀人眼目。八路军正在山上埋锅造饭。忽然哨兵报告,说远方来了一支队伍。当时没有认出来是小鬼子,以为是自己的队伍,因为小鬼子们穿的也是跟八路军一样的衣服!他们正要上前打招呼,不料想却看到了奇观——在太阳的直射下,小鬼子们穿的衣服由土黄色变成了白色,而且,每件衣服的前胸后背上都出现了一个膏药旗!正当八路军惊奇之时,小鬼子们也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颜色发生了变化,他们哇哇叫着乱了阵脚。八路军反应迅疾,纷纷开枪射击,不到五分钟就歼灭了这股日军……事后,八路军猜测是爷爷干的事,因为之前把八路军的衣服染成日本人的服装也是爷爷的杰作,由于当时战事繁忙,没有回来给爷爷请功。

奶奶听得很平静,她的脸木木地呆了好久,眼里的泪才虫似的爬了出来,一串一串往下坠,豆粒似的滚了一地。她哭了一会儿,想了一会儿,才喃喃说道:“老头子,你、你死得屈啊……”接着唏嘘有声地哭起来,哭声悲切,像是老牛的哞叫。

听着政委的一番话,村里的老少爷们不住地感慨着,有悲凉,有戚然,也有赞叹。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五爷。他的样子怔怔的,像着了魔一般。他不住地喃喃自语,你咋就不说一声呢?你咋就不说一声呢?

等到村里人再见到五爷时,他已经吊死在了爷爷坟前的一棵老柳树上。

三个月后,奶奶无疾而终。她咽气时,表情很安详,上身穿着一件华丽的衣服,像古时皇后娘娘穿的袍子,五颜六色,花红柳绿。虽然是老粗布,图案也是手工印染出来的,依然鲜艳,好看,扎人的眼。


点评赏析:

所谓“悲怆之美”,它具有悲剧的审美特征。“悲剧性作品当然要令人生悲,只是它不限于生悲,它还必须使人奋起,使人产生美感。”(俞汝捷《小说24美》)不同作家、不同作品对于悲剧进程往往有不同的处理,产生不同的悲剧效果。侯发山老师的《爷爷的抗战》情节简洁却层叠有致,转折得自然却有深意,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让读者在心里升腾起惊异、欣喜、悲怜,而又赞叹的心情。爷爷表现出的前后矛盾行为和结局与他骨子里的正直、轩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大家不知情下把一个忠诚于祖国的英雄给毁灭了,悲凉与悲悯由此而生。作品显出悲怆之美。

(廖纯洁)



作者简介:侯发山,河南省小小说学会秘书长,郑州商学院客座教授,郑州作协副主席,巩义市文联兼职副主席、作协主席。著有小说集24部。有7部作品被搬上荧屏。部分作品被译介到海外。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得者。


责任编辑:隋  荣

二审编辑:王  芳

终审编辑:王  如




点击量: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