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网站:
文学动态

怀念“神笔马良”之父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部《神笔》的木偶动画片问世,一时之间,马良的名字家喻户晓,他那正直勇敢不畏强权的高尚品质,深受当时的少年儿童们喜爱。转眼间,七十载光阴倏忽而过,当年那些崇拜马良的热血少年早已白发苍苍,而《神笔》的编剧同时也是原著作者的洪汛涛先生,也离开了我们许多年。今年9月22日,是洪汛涛先生逝世22周年,斯人虽然已逝,风范却永存人间。


神笔马良之父


洪汛涛先生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因创作童话《神笔马良》而被誉为“神笔马良之父”。



作为儿童文学作品,《神笔马良》曾多次被编入教材,译成各国文字,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十年来,累计畅销逾千万册,是不朽的经典,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神笔马良》改编成动画片后,改名为《神笔》,一上映便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甚至风靡全球,在短短两年时间里(1956~1957年)先后参加12个国际电影节,荣获五个国际大奖,是新中国第一部参加国际电影比赛的儿童片,也是百年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影片之一。



1957年4月11日,文化部在北京隆重举行1949~1955年优秀影片授奖大会。会上,文化部部长茅盾高度赞许《神笔》,他说:“《神笔》就是具有民族风格,很受欢迎的作品。我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美术片为儿童们服务。”

经典的魅力在于它的生命力,不会被时光磨损或埋没。2022年,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发起了“中国儿童电影百年百部经典评选”活动,最终选出了100部中国经典儿童电影,《神笔》名列前10,由此可见,时隔多年,神笔马良的艺术形象依然根植在人们心中,在崭新的时代征程中,散发着不老的光芒。


孜孜不倦研究理论


洪汛涛先生曾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首任秘书长,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上,他孜孜不倦,付出了毕生心血。

1986年,洪汛涛先生完成了《童话学》一书,该书洋洋洒洒五十余万字,是中国童话艺术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从而奠定了中国童话教育的坚实理论基础,在日后我国童话创作和童话教育上发挥了经久有效的作用。



洪汛涛先生在《童话学》中提到“儿童文学应该是为儿童而写的文学”、“儿童文学为儿童而写,当然必须注意儿童的特点。”这些均是几代儿童文学作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不可偏航的理论指导。

《童话学》曾荣获全国首届儿童文学理论专著奖,为社会科学建立起一门新的学科,从中体现出一位优秀童话作家对童话艺术创作实践的丰富经验,以及对建构童话民族性、现代性、审美性、儿童性的深度思考。



此外,洪汛涛先生还主编了《中国儿童文学十年》,这是一部重要史实性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不遗余力培养新人


洪汛涛先生不只自己进行儿童文学创作,还极力挖掘新人,培养儿童文学作家与编辑,推荐他们加入全国或地方作协,将他们作品收录到自己主编的丛书、丛刊中,吴梦起、盖壤、刘硗石、赵郁秀、冬木等人都得到过洪汛涛的帮助。

1979年,党中央批准由团中央等八家单位共同举办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洪汛涛先生参与评奖工作,任评委和评奖办公室副主任。为了更好地进行工作,一年多的时间,他工作和吃住都在团中央办公室,夜以继日地整理审阅。后来他回忆说:“这样,我把一天的24小时,全用在评奖上了。首先要阅读这些作品,有的要看好几遍。因为对每一篇作品都要负责,这关系到肯定这些作家25年来的功绩,影响到今后整个文学创作的荣衰,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



1980年7月,洪先生参加了少儿社《巨人》丛刊筹备工作。当时工作环境简陋,没有办公室,也没有帮手。大小事务,全由洪汛涛先生一个人完成,为了表示对作者的尊重,洪汛涛拒绝打印机,用毛笔给全国作者写了二百多封约稿函。他的真诚与热忱,感动了各地作者,纷纷邮来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许多作品在《巨人》发表后,又在国内获得大奖,为作者带来更大的收获。比如,吴梦起发表在《巨人》第一期的童话《老鼠看下棋》,便获得了儿童文学园丁奖,该奖是如今的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前身。



从文学创作、理论研究到扶持新人,洪汛涛先生将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儿童文学事业之中,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老一辈文学工作者更为纯粹的艺术追求与文学情怀,这正是当代文学工作者应该虚心学习的。正值洪汛涛先生逝世22周年之际,让我们心怀敬仰之情,一起缅怀这位品德高尚的“神笔马良之父”,希望那一支让几代人铭记的神奇之笔,依然饱蘸灵动的墨水,书写世间善美的传奇。


(木糖)



点击量:497